国际物流抢滩登陆,谁能赢得下半场?

出海,众玩家的必由之路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

 

具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202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在投资、消费、出口“经济运行三驾马车”中,进出口贸易的势头保持很好,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创造优越的基础条件。

 

同时,中国跨境电商已逐步进入品牌出海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以“品牌”的姿态依托跨境电商进入全球市场,互联网大厂纷纷也都盯上了跨境电商这块肉。

 

拼多多和字节跳动也先后押注独立站,在去年9月分别推出Temu和If Yooou两个跨境快时尚独立站,期望分得一块国际化蛋糕;京东停止JOYBUY平台运营,从原本的B2C平台,升级为跨境B2B交易和服务平台。升级后的业务被命名为“京东全球贸”,重点布局北美及东南亚市场。

 

面对国货远销和跨境电商的强劲增长势头,不仅是互联网大厂“坐不住”想要做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快递企业也不可能“坐得住”。他们不会把中国市场海外物流这一重要的配套设施交给国际物流巨头“抢食”,中国企业需要自己的国际物流公司。

所以,近些年众多快递公司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国际物流业务,前有“三通一达”纷纷出海,另一边也有材菜鸟、顺丰、京东、极兔强势崛起。

 

2018年,菜鸟正式启动“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开始在全球自建国际快递网络。此后依托阿里体系,承接了来自速卖通、阿里国际站、Lazada的商流,不断拓宽国际物流通道。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